这也太黑了!9岁女孩练网球晒成老抽色引热议
发布时间:2025-09-12 21:50:23 | 次浏览
在炎炎夏日的网球场上,一个瘦小的身影正挥汗如雨地练习击球,她叫小雨(化名),今年9岁,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,宛如一瓶老抽酱油的颜色,这个暑假,她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享受空调和冰淇淋,而是选择在烈日下追逐自己的网球梦想。
"这也太黑了!"这是大多数人看到小雨的第一反应,她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开后,立即引发了广泛讨论,有人心疼,有人质疑,还有人直言"这已经超出了健康训练的范畴"。
小雨来自一个普通家庭,父母都是工薪阶层,去年,她在学校体育课上第一次接触网球,就展现出了过人天赋,教练说她手感好,反应快,是个可塑之才。
"我喜欢网球,我想成为李娜那样的运动员。"小雨说话时眼睛闪着光,露出一排与黝黑皮肤形成鲜明对比的白牙。
为了实现这个梦想,她每天训练6个小时:上午8点到11点,下午3点到6点,即使在最热的正午时分,她也会在室内进行体能训练。
"我们知道很辛苦,但这是她自己的选择。"小雨的父亲王先生告诉记者,"我们做父母的能做的,就是支持她的梦想,同时尽可能做好防护措施。"
体育运动医学专家张教授指出:"青少年体育训练需要科学指导,阳光中的紫外线确实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,但过度暴晒会导致皮肤损伤,甚至增加日后患皮肤癌的风险。"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,在紫外线指数达到3或以上时,就需要采取防晒措施,而在夏季中午,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紫外线指数都能达到8-10,属于"非常高"到"极端"级别。
专业网球运动员确实需要适应户外比赛环境,但这不意味着毫无防护地暴露在烈日下,张教授建议:"应该避免在紫外线最强的时段训练,使用防晒霜、穿着透气防晒服装、戴宽檐帽等都是必要的保护措施。"
面对舆论压力,小雨所在的网球培训中心发布了声明,表示他们一直将学员的健康放在首位。
"我们为所有学员提供了全面的防晒指南,并调整了训练时间,避开紫外线最强的时段。"培训中心负责人刘教练说,"每位学员都配备了防晒霜、冷却毛巾和充足饮水,小雨的情况比较特殊,她的皮肤对阳光特别敏感,而且她自己经常加练。"
刘教练还表示,他们已经为小雨制定了专门的防晒方案,包括使用SPF50+的防晒霜、穿着新型透气防晒服,并严格控制训练时间。
像小雨这样的"小黑娃"在体育培训圈并不少见,在游泳、足球、田径等户外项目中,很多孩子都有被晒黑的经历。
"每次看到孩子这么黑,心里确实不是滋味。"一位足球少年的母亲坦言,"但孩子热爱这项运动,我们只能在防护方面做得更好。"
这种两难处境反映了许多体育生家长的共同心态:既想支持孩子追求梦想,又担心健康受到影响。
儿童心理专家李教授指出:"在支持孩子追求体育梦想的同时,家长需要把握好度,过度强调成绩而忽视健康,可能会给孩子带来长远的伤害。"
如何在接受必要阳光照射与保护健康之间找到平衡呢?
皮肤科医生建议:要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紫外线最强的时间进行户外训练;要使用广谱防晒霜(同时防护UVA和UVB),并且每两小时补涂一次;第三,穿着适当的防护服装,包括宽檐帽和防紫外线眼镜;要特别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防止中暑和脱水。
营养也很重要,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,如番茄、胡萝卜、坚果等,可以帮助皮肤抵抗紫外线伤害。
小雨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青少年体育培训的更深层次思考,在追求体育梦想的路上,我们是否应该以健康为代价?什么样的训练才是科学合理的?
体育教育专家指出,青少年体育训练首先应该注重兴趣培养和全面发展,而不是过早专业化,适度的户外活动对青少年身心发展有益,但需要科学指导和适当防护。
"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晒太阳就让孩子整天待在室内,但也不能毫无防护地在烈日下暴晒。"一位教育工作者表示,"关键是要找到平衡点。"
随着舆论关注度的提高,一些培训机构已经开始调整训练方案,有的引入了移动式遮阳棚,有的安装了雾化降温系统,还有的调整了训练时间,尽量避开强紫外线时段。
体育用品厂商也看到了商机,纷纷推出专门为青少年设计的防晒运动服装,这些服装采用轻薄透气面料,UPF(紫外线防护系数)高达50+,既能有效阻挡紫外线,又不会影响运动表现。
相关部门也在考虑制定青少年户外运动防晒指南,为培训机构和家长提供科学指导。
尽管争议不断,小雨本人却对自己的选择坚定不移。"我不在乎被晒黑,我只想打好网球。"她说,"我知道爸爸妈妈和教练都是为我好,我会做好防晒措施,但我不会放弃训练。"
她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够站在大满贯的赛场上,为国争光,这个梦想很远大,道路很漫长,但9岁的小雨已经准备好了付出努力。
随着新学期的开始,小雨的训练时间将会调整,更多地安排在下午课后和周末,培训中心也承诺会加强防晒措施,确保所有学员的健康安全。
这场关于"小黑娃"的讨论,也许能够推动青少年体育培训向更加科学、健康的方向发展,每个孩子都值得在追逐梦想的同时,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。
在体育教育的道路上,我们需要的不是极端的保护或训练,而是科学的平衡和理性的态度,才能培养出既健康又优秀的下一代运动员。